工程管理四阶段经营策略:全面剖析关键要点
工程项目管理的四次经营策略
一、引言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四次经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项目从招投标至最终交付,乃至后续维护的整个过程的经营策略。面对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若想在项目中斩获可观利润并实现长远发展,深入理解和有效执行四次经营策略是不可或缺的。
二、一次经营:项目承揽阶段的策略
(一)市场调研与项目信息收集
一次经营首要的是展开全面的市场调研。企业需洞察建筑市场的整体走向,如不同地区的建设需求、政策导向等。例如,某些地区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轨道交通、污水处理设施等。同时,积极搜集项目信息,关注各类招标平台、行业资讯网站及政府部门发布的项目公告,对潜在项目的规模、技术要求、业主背景等进行细致分析。
(二)投标策略制定
-
成本测算:在制定投标报价前,进行准确的成本测算至关重要。这包括直接成本(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等)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规费等)。以住宅建设项目为例,材料成本可能占总成本的40%-50%,其中混凝土、钢材等主要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重大。因此,需结合市场价格走势进行合理预估。
-
报价策略:基于成本测算结果,企业可采取不同报价策略。对于竞争激烈且志在必得的项目,可采用低价中标策略,但确保报价不低于成本价。这种策略旨在通过低价吸引业主,后续寻求利润增长点。如市政道路改造项目,有的企业为进入新市场区域,可能会以较低价格投标。
-
标书编制:标书是企业展示实力和项目方案的关键文件。除满足招标要求的基本内容外,还应突出企业的业绩、技术优势、管理经验等。例如,列举企业以往完成的类似规模和类型的项目,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三)关系营销
项目承揽阶段,良好的关系营销也至关重要。与业主、设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等建立联系并维护良好关系。通过参加行业展会、研讨会等活动,增加与各方的接触机会。如展会上向业主展示企业最新成果和技术实力,给业主留下深刻印象。
三、二次经营:项目实施中的变更索赔
(一)变更管理
-
变更原因:项目实施中,变更难以避免。可能是业主需求改变,或设计缺陷、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等。
-
变更流程:发生变更时,施工企业需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变更流程操作。首先由提出方发出变更通知,双方协商确定变更范围、内容、计价方式等。施工方要及时准备相关变更资料提交给业主审核。
-
变更价款确定:变更价款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式:按合同中已有单价或总价计算;参照类似项目单价确定;重新协商定价。无适用单价但有类似项目单价时,可适当调整后使用。无依据时,双方根据市场价格、成本等因素重新协商确定合理价款。
(二)索赔管理
-
索赔依据:索赔是施工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依据主要来源于合同文件、法律法规及施工现场证据。
-
索赔程序:一般索赔程序包括发出索赔意向通知、提交索赔报告和业主审核等环节。出现索赔事件时,施工方要在规定时间内向业主发出索赔意向通知,然后提交详细的索赔报告。业主收到报告后进行审核,如有异议可协商或按合同约定处理。
-
常见索赔类型:
-
工期索赔:因业主原因或不可抗力导致工程延误,施工方有权提出工期索赔。
- 费用索赔:包括因业主违约、工程变更、物价上涨等引起的额外费用支出。
四、三次经营:项目结算阶段的策略
(一)工程计量
-
计量依据:工程计量依据主要是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
计量方法:常用方法有均摊法、凭据法、断面法等。
-
计量争议处理:出现争议时,首先查看合同约定的解决方式。可通过协商、第三方鉴定等方式解决。
(二)结算编制与审核
- 结算编制:结算编制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包括已完成工程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四次经营策略,我们特别推出“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助手”,它集成了专业的经营分析工具和丰富的实战案例,将为您的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精准决策支持。现在就免费体验吧!
引瓴数智 关注我们,开启工程项目管理的新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