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5企业入围2025年山东工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名单
山东5企入选工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名单,政企协作助力产业升级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名单,引起了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聊城市有5家企业成功入选,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焦点。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地方政府与产业主体协同推进技术转化的效率,还为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破解技术落地难题、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成为政企合作的核心议题。
一、政策引导下的“揭榜挂帅”机制如何破局?
“揭榜挂帅”模式通过公开遴选技术攻关主体,将企业需求与科研资源精准对接,已成为多地推动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山东此次的名单聚焦工业领域痛点,明确要求大模型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避免了技术“空转”,又为传统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转型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等地同步推进的“招才引智”专项与之形成呼应,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的三重赋能,构建起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生态链。
二、跨主体协作如何攻克大模型落地瓶颈?
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面临数据孤岛、算力成本高等现实挑战,这要求政企合作必须走向纵深。中星智昇集团的“政企联动数字化合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以地方产业集群为基础,整合政府资金支持、高校科研能力与企业应用场景,打造“技术-产业-资本”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类似案例在武汉青山区亦有体现,当地政府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园区载体共享、金融机构跟投,推动石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三、中小企业主如何抓住产业升级窗口期?
尽管大模型技术门槛较高,但中小企业仍可通过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能力找到定位。一方面,可聚焦垂直场景的轻量化模型开发,如设备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优化等;另一方面,借助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技术培训等政策工具,降低试错成本。此外,参与揭榜项目或加入产业联盟,既能获取技术溢出红利,又能通过生态协作弥补自身资源短板。
行动建议:企业需重点评估两件事——一是自身数据资产的积累程度,二是与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协同潜力。例如,某轴承制造企业通过开放生产数据,与高校联合训练行业专用模型,既提升了质检效率,又成为区域产业集群的标杆案例。
立即体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产业升级和政企协作的信息吗?快来加入我们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