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啥?从基础到核心内容全知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啥?全面解析》
一、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领域,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考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证书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了解考试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到底考啥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
二、基础知识考查
(一)工程管理基本概念
1. 项目的定义与特征:考生需要掌握项目是为了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例如,一个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它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具有独特性,不同于其他常规的运营活动。
2. 项目管理的要素:包括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比如,在控制项目成本时,不能牺牲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3. 项目管理的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每个过程组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例如,在启动阶段要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目标,而在收尾阶段要完成项目的验收和经验总结。
(二)工程技术基础
1. 建筑工程技术:这涵盖了建筑结构知识,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特点和设计原理。例如,混凝土结构具有耐久性好、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但自重大,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工艺。以基础工程为例,桩基础有灌注桩和预制桩之分,考生要了解它们各自的施工流程、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3. 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够读懂建筑工程图纸是非常关键的。考生要熟悉各种建筑符号、标注的含义,能够从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不同视图中获取准确的工程信息。
三、项目管理核心内容考查
(一)项目范围管理
1. 范围规划:要确定项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中,要明确小区的配套设施哪些在项目范围内,哪些不在,避免范围蔓延。
2. 范围定义:详细描述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比如,住宅的户型、面积、装修标准等都是范围定义的内容。
3. 范围核实与控制:确保项目范围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控制。如果业主提出增加新的功能需求,如增加地下停车位数量,就需要进行范围变更控制流程,评估对项目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影响。
(二)项目时间管理
1. 活动定义:识别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活动。例如,建筑项目中的打地基、砌墙、安装门窗等都是活动。
2. 活动排序:确定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像基础施工必须在主体施工之前完成,存在着严格的逻辑顺序。
3. 活动资源估算和活动持续时间估算:考虑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每项活动大概需要的时间。例如,估算混凝土浇筑所需的工人数量和浇筑时间,这取决于混凝土量、浇筑方式等因素。
4. 进度计划编制: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常用的方法有甘特图、关键路径法等。甘特图能直观地显示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关键路径法则可以确定影响项目总工期的关键活动。
5. 进度控制: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如果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外墙施工进度延迟,就要调整后续工序的安排,或者采取赶工措施。
(三)项目成本管理
1. 成本估算:估算完成项目所需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费用)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设备租赁费)。例如,计算一栋写字楼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等材料成本以及项目经理、工程师等人员的工资成本。
2. 成本预算:将成本估算分配到各个项目活动或工作包上,形成项目的成本预算。这有助于控制项目成本的支出。
3. 成本控制:监控项目成本的支出情况,确保成本在预算范围内。如果发现某项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超支,就要寻找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如更换供应商或者调整材料规格。
(四)项目质量管理
1. 质量管理体系:了解质量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流程。例如ISO 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考生要知道如何在项目中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2. 质量计划编制: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和标准。比如,在桥梁建设项目中,要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等级等质量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验收程序。
3. 质量保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确保项目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这包括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人员的培训等。例如,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
4. 质量控制:采用各种检验、测试手段来监控项目成果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对已建成的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
(五)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规划: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种类、数量和时间安排。例如,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需要多少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等,以及他们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投入情况。
2. 团队组建:招募或选拔项目团队成员。这可能涉及到从企业内部调配人员,或者从外部招聘具有特定技能的人员。
3. 团队发展: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组织培训、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使团队成员更好地适应项目工作。
4. 绩效管理: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根据项目成员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等因素给予奖励或惩罚。
(六)项目沟通管理
1. 沟通计划编制:确定项目干系人(如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沟通需求、沟通方式和沟通频率。例如,每周与业主召开项目进度汇报会议,每天与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沟通。
2. 信息发布:及时向项目干系人发布项目相关信息。如通过邮件、短信、公告栏等方式发布工程变更通知、质量检查结果等信息。
3. 绩效报告:定期向项目干系人报告项目的绩效情况,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例如,每月编制项目绩效报告,向业主和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
4. 项目干系人管理:识别、分析和应对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和影响。如果遇到业主对项目进度不满意的情况,要及时沟通,了解其需求,采取措施改进。
(七)项目风险管理
1. 风险管理计划编制:确定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流程等。例如,针对建筑项目中的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2. 风险识别:找出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风险来源很多,包括技术风险(如新技术应用失败)、市场风险(如材料价格波动)、自然风险等。
3. 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例如,分析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发生会对建筑项目造成的破坏程度。
4. 风险应对计划: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如规避风险(放弃高风险的项目方案)、减轻风险(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转移风险(购买保险)、接受风险(对于一些小风险,可以选择接受)。
5. 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项目风险的状态,及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某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大,就要重新评估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做出调整。
(八)项目采购管理
1. 采购计划编制:确定项目需要采购什么、何时采购、从哪里采购等。例如,在一个工业厂房建设项目中,要确定采购钢材、设备的时间和供应商。
2. 采购招标与投标:了解招标、投标的流程和规则。作为招标人,要制定合理的招标文件,吸引合格的投标人;作为投标人,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