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管理存量资金:企业预算管控实战技巧
一、理解存量资金及其范围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存量资金。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存在但尚未被有效利用或处于闲置状态的财政资金。而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其范围更为具体。
1. 从财政资金的角度看
- 在各级政府财政账户中,可能存在历年结转下来的资金。例如,某地方政府上一年度有一笔专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项目进度延迟等原因,未全部支出,这部分剩余资金就可能成为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这些资金可能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等不同类型的财政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涵盖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多方面来源的资金,当其中部分资金在预算年度内未及时安排使用而结转到下一年度时,就进入了存量资金的范畴。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用途征收和使用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等,如果在相关项目规划执行过程中有结余,也会成为存量资金的一部分。
2. 从部门预算的视角出发
- 各个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会根据自身的职能和任务需求申请资金。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计划调整、工作效率等因素,导致资金未能按计划支出。比如某教育部门申请了一笔用于学校设备购置的资金,但由于采购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到年底这笔资金还有剩余,这剩余部分如果按照规定需要纳入下一年度预算管理,那么它就属于我们所说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这种部门预算中的存量资金既可能是人员经费的结余(虽然相对较少),也更多地体现在项目经费的结余方面。
二、纳入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提升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1. 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 当资金处于闲置状态且未得到合理管理时,其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大量财政专户资金长期闲置,未投入到急需的领域。将存量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可以重新梳理和规划这些资金,确保它们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 统筹安排资金资源
- 在地区或部门内部,不同项目之间存在资金需求不平衡的情况。通过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打破项目间的资金壁垒,实现资金的统筹调配。例如,交通部门和一个有存量资金的环保部门可以通过预算调整,将部分资金转移到交通部门的公路建设项目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增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1. 严格预算执行监督
- 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使预算执行过程更加透明。财政部门可以全程监控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防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2. 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 存量资金的管理情况可以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通过对存量资金的分析,可以促使各部门更科学、准确地预估资金需求,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三、存量资金形成的原因
(一)项目管理因素
1. 项目前期规划不完善
- 很多项目在启动前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详细规划,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如设计变更、施工受阻等,形成资金结余。
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不善
- 即使项目前期规划合理,缺乏有效管理也会造成资金结余。如招投标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都会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
(二)财政预算管理因素
1. 预算编制不准确
- 预算编制基于对未来情况的预测,可能存在偏差。收入预算过高或支出预算不准确,都可能导致资金结余。
2. 预算调整机制不灵活
- 预算执行期间,如遇不可预见情况,需要调整预算。但过于僵化的调整机制可能导致资金闲置。
四、激活预算管理存量资金的方法
(一)加强项目管理
1. 完善项目前期论证
- 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减少因变更等原因导致的资金结余。
2. 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
- 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监控体系,实时监控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
(二)优化财政预算管理
1. 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 采用零基预算等方法,避免预算编制中的高估和低估现象。
2. 完善预算调整机制
- 简化预算调整程序,赋予部门一定的灵活性,确保资金及时调配。
五、企业如何应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
现在,您是否已经对企业如何有效应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存量资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策略,让企业的每一分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