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一体化管理全攻略:轻松掌握预算编制、执行与监控技巧!
预算管理一体化使用说明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概述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现代财政管理的创新举措,它整合了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环节,打造了一个完整、协同且高效的管理体系。
从宏观层面看,预算管理一体化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往各环节独立,可能导致信息不畅和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一体化系统使各部门能在统一平台上共享信息,使预算编制更科学、合理。
在微观层面,预算单位可享受更便捷、规范的流程。无需在多个系统间切换完成任务,降低了工作量和出错几率。
二、预算编制环节
(一)基础信息管理
1. 单位信息维护
需准确维护单位基本信息,如名称、组织机构代码等。这些信息影响预算编制范围和资金来源,如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侧重点不同。
2. 人员信息管理
录入在职人员数量、结构及工资待遇等信息。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是预算重要部分,准确人员信息有助于合理计算经费预算。
(二)项目库管理
1. 项目申报
根据发展规划和需求申报项目,需填写项目名称、目标等信息。项目需经过合规性、科学性等审核,确保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项目审核与入库
申报项目需审核,合格者纳入项目库。项目分储备库和实施库,有助于动态管理和调整优先级及资金安排。
(三)预算编制流程
1. 收入预算编制
依据收入来源进行编制,如财政拨款、非税收入等。要预测财政部门政策导向和预算安排原则。
2. 支出预算编制
基于基础信息和项目库,按功能和经济分类编制。明确政府职能和经济分类支出用途,与项目库项目挂钩。
三、预算执行环节
(一)预算指标下达
1. 财政部门下达指标
预算经法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将指标下达到各预算单位。明确各单位资金额度,如教育支出指标包含人员经费等。
2. 预算单位接收与分解指标
预算单位接收指标后需内部分解,如大型高校分解到各学院和行政部门。
(二)资金支付管理
1. 支付申请
发生支出需求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注明金额、用途等信息。支付申请须在指标额度内且符合财务规定。
2. 支付审核
提交支付申请后需内部审核,如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审核通过后进入支付环节。
3. 资金支付
经过审核的支付申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完成。包括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安全性和透明度。
四、预算监督环节
(一)内部监督
1. 单位内部审计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如检查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2.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如不相容岗位分离、授权审批制度,保证预算规范运行。
(二)外部监督
1. 财政部门监督
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全过程具有监督职责,定期检查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2. 审计部门审计
审计部门进行专项或年度审计,重点关注预算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结果向社会公开。
立即免费体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升您的预算管理效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