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遗漏了哪些关键环节?全面解读合同管理涵盖内容
《合同管理不包括哪些》
一、引言
在商业活动和企业运营中,合同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有效的合同管理有助于确保企业的权益得到保障,业务流程顺利进行,风险得到合理控制等。然而,很多人对于合同管理具体涵盖的范围并不是十分清晰,尤其是关于合同管理不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了解这些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合同管理的内涵,避免在不必要的事务上浪费资源或者产生误解。本文将详细探讨合同管理不包括的各种情况。
二、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常见内容
在深入探讨合同管理不包括哪些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合同管理通常包括的内容。
1. 合同的起草与拟定
- 这是合同管理的起始环节。涉及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合同条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例如,在一份买卖合同中,要明确商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2. 合同的审核与审批
- 从法务、财务、业务等多部门角度对合同进行审核。法务审核主要关注法律条款是否合规,有无潜在的法律风险;财务审核则着重于资金安排、成本核算等;业务部门审核会侧重于合同条款是否符合业务实际需求。只有经过层层审批通过的合同才能够正式签署。
3. 合同的签署与存档
- 合同的签署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如采用纸质签署时要保证签名、盖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签署后的合同要妥善存档,方便日后查询、参考和作为证据使用。现代企业往往采用电子存档系统,以提高存档的效率和安全性。
4. 合同的执行与跟踪
- 确保合同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例如,供应商按时供货,采购方按时付款等。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跟踪合同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交货延迟、质量不符等。
5. 合同的变更与终止
- 当出现特殊情况,如市场环境变化、不可抗力等因素时,可能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或终止。这一过程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协商一致、书面通知等,并对变更或终止后的相关事宜做出妥善安排。
三、合同管理不包括的方面
(一)与合同目的无关的外部市场调研
合同管理主要聚焦于合同本身以及与合同相关的内部流程和关系维护。虽然市场情况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某些条款或者合同的执行,但广泛的外部市场调研不属于合同管理范畴。例如,企业要签订一份办公设备租赁合同,合同管理不会去专门研究整个办公设备租赁市场的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等宏观层面的市场调研内容。这些内容更多是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部门所关心的。当然,如果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为市场价格波动需要对租金进行调整等情况,此时对特定市场因素(如办公设备租赁价格波动区间)的调查属于合同变更管理范畴下的辅助性工作,而不是独立的市场调研。
(二)非合同方的内部员工私人事务管理
合同管理是针对合同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权利和义务进行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的私人事务,如个人投资理财计划、家庭纠纷等与合同管理毫无关系。即使该员工参与了合同的签订或者执行过程,他的私人事务也不在合同管理的范围内。例如,负责采购合同执行的员工自己面临房屋贷款还款压力,这一私人财务状况不会被纳入到采购合同的管理当中。企业应该明确区分员工的私人事务和工作中的合同事务,避免混淆两者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如果因为员工私人事务影响到合同管理工作,企业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来解决员工工作状态问题,而不是将其纳入合同管理体系。
(三)与合同关联不大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旨在塑造企业价值观、员工行为规范等,虽然良好的企业文化可能有助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如诚信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但它本身不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比如,企业开展团队建设活动以增强员工凝聚力,或者制定企业的社会责任计划等都与合同管理没有直接关联。合同管理更关注的是合同文本、合同流程以及合同相关方的利益协调等具体事务。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诸如员工培训课程(非合同管理相关培训)、企业内部文化宣传活动等当作合同管理的内容,否则会分散合同管理的资源和精力。
(四)合同未涉及项目的研发管理
如果企业签订了一个产品销售合同,那么合同管理围绕着产品的交付、款项收付等内容展开。而对于与该产品销售合同无关的其他项目研发管理则不属于合同管理范畴。例如,企业有一个单独的新技术研发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关、研发人员调配、研发预算控制等都是研发管理的内容,与正在进行的产品销售合同管理相互独立。即使研发成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合同的签订(如新产品研发成功后会改变后续销售合同中的产品规格等),但在当前的合同管理中,并不需要对这个未涉及的研发项目进行管理。
(五)非基于合同规定的公共关系维护
合同管理涉及的关系维护主要是合同各方之间基于合同规定的关系。而企业对外的公共关系维护,如与当地社区建立友好关系、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等,不属于合同管理。例如,企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赞助了一场当地的马拉松比赛,这一公共关系活动与企业签订的原材料供应合同管理没有任何联系。尽管良好的公共关系可能有助于企业在合同谈判等环节增加信誉度,但这是一种间接的、宽泛的影响,并非合同管理本身的组成部分。企业不能将公共关系维护的资源和任务混同于合同管理,要保持两者的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职能。
四、明确合同管理范围的重要性
1. 资源优化配置
- 如果企业清楚地知道合同管理不包括哪些内容,就能够避免将资源浪费在与合同管理无关的事务上。例如,企业不会动用合同管理部门的人力去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或者投入过多精力到员工私人事务管理上。这样可以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真正的合同管理工作中,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减少管理混乱和风险
- 当明确了合同管理的边界后,可以减少不同管理职能之间的混淆和交叉。例如,不会出现因为将企业文化建设误纳入合同管理而导致的管理流程混乱。同时,也能降低因管理范围不清带来的风险,如避免因为过度关注非合同方员工私人事务而忽略了合同执行中的风险监控。
3. 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 各个管理职能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有助于企业整体运营的顺畅进行。合同管理能够专注于保障合同相关事务的顺利开展,其他管理职能(如市场调研、企业文化建设等)也能在自己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共同推动企业朝着目标前进。
五、如何正确构建合同管理体系
1. 明确合同管理目标
-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确定合同管理的目标,是侧重于风险防范、成本控制还是提高合同执行效率等。例如,对于一些高风险的金融类合同,风险防范可能是首要目标;而对于常规的办公用品采购合同,成本控制可能更为重要。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指导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向。
2. 定义合同管理的范围
- 基于前面对于合同管理包括和不包括内容的分析,准确地界定合同管理的范围。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合同管理手册或者流程指南,明确哪些事务属于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哪些不属于。这样可以避免职能的越界和管理的真空地带。
3.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流程
- 从合同的起草、审核、签署、执行到变更、终止等各个环节,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例如,规定合同审核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执行过程中的定期报告制度等。完善的流程可以确保合同管理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