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怎么提高财务效率?
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控制和财务规范管理压力。为了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财务管理策略。
什么是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
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是指将各类支出预算明确划分至相应的责任部门进行管理和执行。在这种模式下,每个部门对其负责的预算科目具有申报、使用、监控和绩效评估的职责。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特点包括预算责任清晰、管理流程规范、资源分配科学和监督机制健全。通过归口管理,医院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的意义
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不仅是一项财务制度的改革,更是推动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各业务科室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提出预算申请,相较于由财务部门统一编制,更贴近实际业务运行情况,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执行性。
-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通过明确各部门对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增强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预算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防止预算虚报、超支等问题。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归口管理有助于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真正需要的业务环节中,避免资金闲置或浪费,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 便于绩效考核与追踪问责:每一项支出都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便于后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 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归口管理往往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采集、流程审批、预算执行等全过程的线上化、可视化管理,为医院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的实施路径
要有效推进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必须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流程设计、信息化支撑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以下是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
1. 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职责
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合理划分各项支出的归口管理部门。例如:
支出类型 | 归口管理部门 |
---|---|
药品采购支出 | 药剂科 |
设备购置支出 | 设备科 |
人力资源支出 | 人事科 |
后勤服务支出 | 总务科 |
科研教学支出 | 科教科 |
通过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确保每一类支出都有专人负责、有章可循。
2.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医院应制定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 《支出预算归口管理实施细则》
- 《预算执行考核办法》
- 《预算调整审批流程》
这些制度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
3. 构建多层级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建议医院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层,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执行层,同时各归口管理部门设立“预算管理员”岗位,形成三级联动的管理体系。
- 决策层:负责制定预算方针、审议重大预算事项;
- 执行层:协调归口管理部门,审核预算草案,监督预算执行;
- 操作层:各归口部门负责具体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
4. 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医院应引入或升级现有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 预算在线申报与审批
-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
- 预算执行预警提醒
- 预算执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预算管理的时效性与准确性,降低人工干预带来的风险。
5. 加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
医院应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价指标可包括:
- 预算执行率
- 预算偏差率
- 资金使用效率
- 项目完成进度
评价结果应与部门绩效挂钩,作为后续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尽管支出预算归口管理优势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常见的几类问题及其应对建议:
1. 预算编制不精准,执行偏差大
原因:部分科室预算申报随意性强,缺乏历史数据支撑,导致预算脱离实际。
对策:建立预算申报模板,要求各科室结合历史支出数据、业务增长预测等因素进行申报,并设置合理性审查机制。
2. 责任边界不清,推诿扯皮现象频发
原因:部分支出类别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导致责任不明。
对策:明确各类支出的唯一归口管理部门,必要时可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强化责任落实。
3.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原因: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动态监控,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对策:建立预算执行月报制度,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 信息化水平不高,手工操作依赖严重
原因:部分医院尚未建立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仍依赖Excel等工具。
对策:加快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或升级,实现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管理。
五、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也将向更高层次迈进。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预算智能预测、自动预警、智能辅助决策等功能。
业财融合深化
预算管理将更加紧密地与医院核心业务相结合,如临床路径、DRG付费、成本核算等,形成“业务驱动财务”的管理模式。
全过程绩效导向
从“重投入”向“重产出”转变,强调预算执行的绩效导向,推动医院资源的高效配置。
政策合规性要求提升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医院支出预算归口管理将面临更高的合规性要求。医院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