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目标绩效管理】全面解析与深度剖析
《派出所目标绩效管理办法全解析》
一、引言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等重要职责。为了提高派出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目标绩效管理办法应运而生。这一方法对于合理分配资源、激励警员积极工作、提升整体执法水平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派出所目标绩效管理办法的目标设定
(一)治安维护目标
1. 案件防控
- 设定减少刑事案件发案数量的目标。例如,根据辖区过往的犯罪数据,确定每年或每季度刑事案件数量降低一定的百分比。这就需要派出所深入分析辖区内犯罪高发区域、高发时段和易受害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如增加巡逻力度、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管控等。
- 治安案件的处理也有相应目标。要确保治安案件得到及时受理、调查和处理,提高治安案件的结案率。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治安问题,如打架斗殴、盗窃少量财物等案件,要控制其复发率。
2. 社区安全保障
- 创建安全社区是一个重要目标。派出所需要与社区合作,推动社区安全设施的建设,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完善小区门禁系统等。目标可以设定为在一定时间内使辖区内达到安全社区标准的社区数量增加若干个。
- 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活动也是目标之一。例如,规定每年举办社区安全讲座、消防演练等活动的次数,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服务群众目标
1. 户籍管理服务
- 缩短户籍业务办理时间是一个关键目标。比如,对于常见的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等业务,明确规定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办理手续。这就要求派出所优化户籍办理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熟练度。
- 提高户籍业务办理满意度也是目标设定的一部分。通过设置满意度调查机制,如线上问卷或线下随机访问,争取让群众对户籍服务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如90%以上。
2. 接处警服务
- 快速响应接警是基本要求。设定平均接警响应时间,例如城区派出所要在多少分钟内到达现场,农村派出所要在相应合理的时间内到达。这有助于提高群众对公安出警效率的信任度。
- 妥善处理警情也是目标。要确保民警在处理警情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合法,并且尽量让当事人满意。通过回访制度来评估警情处理的效果,不断改进接处警工作。
三、考核指标体系
(一)量化指标
1. 案件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 | 计算方法 | 目标值示例 |
---|---|---|
刑事案件破案率 | 已破刑事案件数/刑事案件发案数×100% | 60%以上 |
治安案件查处率 | 已查处治安案件数/治安案件受理数×100% | 80%以上 |
2. 服务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 | 计算方法 | 目标值示例 |
---|---|---|
户籍业务按时办结率 | 按时办结户籍业务数/户籍业务受理总数×100% | 95%以上 |
接警平均响应时间 | 统计所有接警响应时间总和/接警次数 | 城区5分钟以内,农村15分钟以内 |
(二)定性指标
1. 执法规范程度
- 通过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督(如群众投诉、检察院监督等)来评价民警执法是否规范。包括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执法行为是否文明等方面。虽然难以直接量化,但可以根据发现的违规执法情况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综合评定。
2. 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 除了前面提到的具体业务满意度外,还包括群众对派出所整体形象、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综合满意度。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不同选项的比例来确定定性评价。
四、绩效管理的实施流程
(一)目标制定阶段
1. 上级部门指导
上级公安机关会根据地区治安形势、政策要求等因素,对派出所的目标提出宏观性的指导意见。例如,在打击某类新型犯罪方面,上级部门可能会下达提高破案率的任务要求,或者在提升群众安全感方面给出具体的方向。
2. 派出所内部调研
派出所自身要深入研究辖区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治安特点等。结合上级指导意见,制定出符合本所实际的目标。例如,如果辖区内有较多的商业场所,那么在治安管理方面就要重点考虑商业区域的秩序维护、盗窃防范等目标。
(二)绩效评估阶段
1. 定期评估
通常按照月度、季度或年度进行评估。定期收集各项考核指标的数据,如案件办理数据、服务反馈数据等。通过内部的信息系统或者专门的统计报表来汇总和分析这些数据,以便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2. 不定期检查
除了定期评估外,还会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上级部门可能会突然对派出所的工作进行抽查,查看执法记录、户籍档案管理等情况;或者通过暗访的形式,体验接处警服务、户籍业务办理服务等,以获取真实的工作状态信息。
(三)反馈与改进阶段
1. 绩效反馈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派出所及民警个人。对于表现优秀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未达标的项目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例如,如果户籍业务的按时办结率不达标,就要告知相关工作人员是哪些环节导致了延误,是审核流程繁琐还是人员业务不熟练等原因。
2.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反馈结果,派出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果是执法规范方面存在问题,就需要加强执法培训;如果是群众满意度低,就要深入分析是服务态度还是服务质量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改进举措,如加强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或者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等。
五、激励机制在目标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一)物质激励
1. 奖金奖励
对于在目标绩效管理中表现优秀的派出所或民警,可以给予奖金奖励。奖金的数额可以根据考核成绩的高低进行分级设置。例如,破案率排名靠前、群众满意度高的民警可以获得额外的月度或年度奖金,这有助于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 装备物资支持
表现好的派出所可以优先获得新的执法装备、办公设备等物资支持。如先进的通讯设备、高性能的警车等。这不仅是对优秀表现的奖励,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派出所的工作能力。
(二)精神激励
1. 荣誉称号授予
颁发荣誉称号,如“优秀派出所”“模范民警”等。这些荣誉称号可以提升派出所和民警的职业荣誉感,激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荣誉称号的评选要严格依据目标绩效管理的考核结果,确保公平公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