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与工程计价解析及核心要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计量计价》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涵盖项目规划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
(一)项目启动阶段
1. 项目需求识别
此阶段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需求。需求可能来源于客户的具体要求,如特定功能和规模的建筑,或基于市场调研所得。清晰的需求识别为项目成功奠定基础,若需求模糊,后续工作容易偏离方向。
2. 项目可行性研究
涵盖技术、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可行性分析。技术上要评估现有建筑技术的适用性;经济上则进行成本估算与收益预测,确保投资回报率;社会上要考虑项目对周边及社区居民的影响。
3. 组建项目团队
优秀的项目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团队成员应包括项目经理、建筑师、工程师(各专业)、造价师及施工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项目经理负责整体协调与管理,建筑师负责设计,工程师确保各系统设计与实施,造价师控制成本,施工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组织与监督。
(二)项目规划阶段
1. 项目目标设定
明确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如达国家建筑质量标准,争取获奖;进度目标确定总工期及关键节点时间;成本目标严格控制总成本。
2. 项目计划制定
(1)进度计划
常用甘特图或关键路径法(CPM)制定。甘特图直观显示任务时间,关键路径法找出关键活动,如主体结构施工。
(2)资源计划
确定并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人力根据施工阶段安排,物力提前采购租赁,财力做好预算安排。
(3)质量计划
制定保证与控制措施。质量保证包括建立管理体系、选择合格供应商,质量控制体现在原材料检验、过程检查及成品验收。
(三)项目执行阶段
1. 项目进度控制
按计划推进项目,定期检查实际进度并与计划对比。分析延误原因并采取措施,如天气影响、施工工艺问题等。
2. 项目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监督,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操作。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砌墙时墙体垂直度不符合要求要拆除重砌。
3. 项目成本控制
监控项目支出,避免超支。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合理安排人工,提高劳动效率,如集中采购降低材料成本,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
4. 项目沟通与协调
执行过程中需与各方有效沟通协调。包括与业主、设计单位、供应商、施工分包商等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四)项目收尾阶段
1. 项目竣工验收
竣工后按标准和合同要求验收。内容包括建筑实体质量、功能满足情况等,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
2. 项目结算与决算
结算与施工分包商、供应商等费用结算,按实际工作量和合同价格计算应付金额;决算是项目成本最终核算。
3. 项目资料整理与归档
整理项目文件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并归档保存,对后期维护、审计及类似项目参考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计量计价
(一)工程计量
1. 计量的依据
依据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变更通知等。施工图纸规定项目结构、尺寸、材料等信息,是计量的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方法和标准;工程变更通知反映设计修改,需准确计量。
2. 计量的内容
(1)土方工程计量
包括土方开挖量、回填量等。开挖量根据基础形状、尺寸和深度计算;回填量要考虑扣除基础等体积后的净回填量。
(2)混凝土工程计量
区分不同构件的混凝土用量。柱、梁、板混凝土量分别计算,要考虑损耗率。
(3)钢筋工程计量
相对复杂,根据种类、直径、长度等计算。要考虑弯钩、锚固长度等因素。
(二)工程计价
1. 计价的模式
(1)定额计价模式
依据国家或地方定额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计价。优点是计价依据明确,但存在局限性,如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国际通用计价模式,我国大力推广。招标人提供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列出工程的分部分项、措施项目等名称、数量等信息。

全部评论